冬日,零陵區桃江敬老院面貌一新。“上下樓有電梯,房間有空調、獨立衛生間、24小時熱水,養老條件真好。”76歲特困老人秦正中高興地說,
近年來,零陵區堅持問題導向,以全區“五化”民政建設為契機,構建多元養老格局、優化養老服務,全區10萬余名老年人實現老有所養、老有所樂,傳統的“養老”正逐漸轉變為人人向往的“享老”。
加強頂層設計,凝聚合力抓服務
零陵區60歲以上老年人占全區總人數的19.6%,其中,特困供養對象4081人,失能半失能對象625人,養老服務需求凸顯。而過去,全區養老設施落后、服務單一、服務質量不高。
為此,零陵區委、區政府建立健全“政府引導、部門聯動、企業參與、市場化運作、社會化服務”工作機制,積極探索具有零陵特色的養老道路。
把養老服務工作納入績效考核,建立區、鄉、村三級書記抓養老服務工作體系。強化部門聯動和資源整合,由民政部門“單打獨斗”轉變為各部門“合力而謀”。
在區財政相對緊張的情況下,多方融資、累計投入3.6億元,建成區社會福利中心,桃江、黃古山、菱角塘中心敬老院和8個示范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。在城上城等18個新建小區配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。對全區11所鄉鎮敬老院進行提質改造。改造64個老舊小區的同時,建好養老等設施配套。
目前,全區各類養老機構設施達到194個(其中養老機構22個),養老床位3773張(其中養老機構3229張),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38.6張,養老服務設施村(社區)全覆蓋,城鄉養老“十五分鐘服務圈”基本形成。
探索多元經營,釋放養老“活力源”
該區引入市場化運作機制,激發養老活力。
選定桃江、黃古山、菱角塘鎮中心敬老院進行公建民營試點,并推廣到社區居家養老中心,提升養老服務質量,206名特困老人、1439名社會老人受益。以好萊智慧醫療中心為核心,托管全區11所農村敬老院,協管社區養老機構、居家養老服務中心,構建“1+11+N”的醫養結合零陵模式。
區社會福利中心與永州市第四人民醫院組建“養聯體”,探索“樓下看病、樓上養老”零陵樣板,推廣到全區5個社區養老機構。
在全區設立3個集中安置點,實現有集中供養意愿的失能半失能特困老人100%集中供養,確保有尊嚴地安享晚年。
豐富養老服務,托穩幸福“夕陽紅”
零陵區推動養老由基本生活保障,向醫療、精神文化多元服務發展。
穩步提高兜底保障水平,今年,全區農村特困人員分散供養標準、城市特困人員和農村特困人員集中供養標準,分別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5850元、8892元。
大力推進醫療簽約服務,65歲以上特殊困難老年人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00%簽約率。100%為五類“特困老人”購買意外傷害保險。免費為全區65歲以上老年人進行健康體檢。
關注老年人精神文化健康。設立留守老人“親情關懷屋”等。引導社會力量開展養老志愿服務。社工為老人等提供專業日間照料服務。成立79個“老年互助社”,引導實現老有所為。